“我有听力障碍,无法外出打工,家里两个孩子上学压力大。多亏政府安排了公益性岗位,每月有了固定收入,负担轻多了!”扁担沟镇烽火墩村村民马某的话,语道出了时下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众多低收入群体的心声。
为破解低收入人口就业难题,今年以来,利通区打出“政策+服务+培训”组合拳:设立就业服务专员提供岗位推荐、权益维护等“一站式”服务,常态化举办线上、线下招聘会53场;深入摸排劳动力技能需求,“一人一策”开展家政服务、电工、电商直播等定向培训,累计完成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2期550人次,让群众“一技在手,就业不愁”。
针对无法外出、无业可扶的特殊群体,利通区精准开发公益性岗位,金积镇河渠拜村村民张某便是受益者之一。张某丈夫因车祸后遗症需长期照料,自身学历低、无工作经历,利通区农业农村局2025年3月为她安置岗位后,实现了“照顾家庭+稳定增收”两不误。
据了解,截至目前,利通区累计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460个,帮助困难群众就地就近就业,用“家门口的岗位”托起“稳稳的幸福”。
产业帮扶是稳定增收的“源头活水”。利通区推广“龙头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通过订单收购、土地流转、股份合作等方式,将低收入户嵌入产业链。今年至今,全区产业帮扶到户奖补惠及1020户,发放资金1007.5645万元;创新推出“富民贷”“小额信贷”等金融产品,为发展产业注入“资金活水”。
“政府贴息、手续简便,现在能多养几十只羊,日子有奔头了!”金银滩镇银新村养殖户马林,正是通过5万元小额信贷扩大养殖规模。截至目前,利通区累计投放小额信贷贴息贷款349户1760.09万元、投放富民贷款196户2384万元。让群众从“输血”帮扶走向“造血”发展。
“应保尽保、应救尽救”是利通区兜底保障的承诺。依托大数据平台,利通区建立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机制,今年累计将49户214人纳入监测对象开展帮扶;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670元和600元,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6464.44万元,惠及低保对象13679人、分散特困供养144人。
而在医疗保障方面,着力构建基本医保、大病保险、医疗救助三重防线:12类特殊困难群体医保参保率达100%,落实“先诊疗后付费”政策惠及4300余人次,通过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、提高报销比例等倾斜政策,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。
从“输血”到“造血”,从“兜底保障”到“赋能发展”,利通区正以更精准的举措、更扎实的成效,推动共同富裕之路越走越宽广。(马妮)